“春满华阳·武夷印象”设创大赛

从上海石库门到南湖的红船,从起锚之时的秀水泱泱到如今的劈波斩浪,迎来了第100个春天。回望百年峥嵘,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为不断创造人民福祉而矢志践行,这也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毕生追求。

在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,由长宁区华阳路街道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、共青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主办,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、上海辰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“春满华阳·武夷印象”设创大赛在阳春三月隆重揭幕。


组织机构

指导单位: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长宁区民政局、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、长宁区地区工作办公室、长宁区虹桥、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

主办方:长宁区华阳路街道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、共青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

承办方: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、上海辰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

支持单位:东华大学环境设计系人居环境关怀设计研究中心、长宁区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


大赛主题

“春满华阳·武夷印象”设创大赛


大赛背景

为更好贯彻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理念,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,纳八方来宾各显神通,来抒发你眼中的“武夷印象”。希望通过组织这次活动,在促进武夷路街区群众和谐交流与开放包容的同时,呈现武夷路的景观形象、挖掘武夷路的内生活力、讲好武夷路的红色故事、传承武夷路的人文使命。


大赛日程

2021年|3~4月

作品征集

2021年|5月

作品评选

2021年|6月下旬

作品展示


征集内容

▸专题设计:

红色文创:

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突出武夷红色文化元素,彰显武夷路的景观形象,传承武夷路人文使命的具有创新、科技、实用、便利性的红色文化创意作品。

▸其他设计主题:

健康生活:体现武夷路街区的健康生活

艺术人文:体现武夷路艺术人文氛围

环境美化:体现武夷路的街区环境、公共设施等

文明实践:体现街区志愿服务、文明精神


作品类别

大赛设专业组与开放组:

✦专业组要求参赛作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,以独立设计师、各类艺术家、艺术相关从业者、美术设计类学生等专业人士为最佳。

✦开放组则不预设任何条件,假如你对文艺创作与文创设计感兴趣,只要你敢投,我们就敢收!

▸专业组:

以反映武夷路特色,突出武夷路要素及街区文化内涵为宗旨进行文化创意设计,形式多样,包括但不限于平面设计、文创产品设计、街区环境与空间设计等类别。

平面设计类:海报、插画等

文创产品设计类:如办公用品、生活用品、礼品、红色文创产品等

环境与空间设计类:如街区艺术装置、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等

▸开放组

以反映武夷路特色,突出武夷路要素及街区文化内涵为宗旨,形式不限,包括但不限于书法、绘画、摄影、手工作品、文创产品等。


作品要求

•以jpg或pdf的文件形式提交作品,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

•作品图片分辨率为300dpi以上;产品类参赛作品可提交设计图稿(三维图形、六视图)或实物图片(多角度拍摄,不少于三张,能体现作品特色与细节)。

•所有参赛作品内容需为原创作品,作者拥有作品全部著作权。主办方享有入围作品的发表、放映、出版、宣传、展览及使用的权利,并提供成果转化平台,实现设计作品的市场化运营。若参赛者发生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,一经查实,将取消参赛资格及奖金,所引发的法律及其他相关诉讼纠纷,概由作者承担。

•参赛作品数量不限。

•活动时间及流程若有调整,则以大赛主办方后续发布的更新为准,敬请关注。

如有需要,主办方有权修改奖项设置与评选标准。


作品提交

•参赛者需提交作品及相关报名表(可通过扫码下载),内容应包括作品名、作者姓名、联系方式、作品对应主题、设计说明等(篇幅不超过200字)


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报名

•提交参赛作品及报名表需以「春满华阳•武夷印象+参赛组别+参赛人姓名(或单位名称)」的格式命名,请于2021年4月30日24时前发送至cmhy2021@163.com邮箱。


评选标准

参赛作品需要体现武夷路街区的品牌性,深刻反映武夷路的红色记忆、人文历史、民俗特色以及城市情怀。

作品内容应健康向上,具有独特的视角创意,或以创新的方式表现;可帮助街区实行可持续发展或作品本身具有可持续性,若能实现落地,最好以低成本、低难度模式展现。最终由专业评委与大众投票共同评选,并设立不同奖项。


奖项设置

专业组和开放组各设:

金奖1名

银奖1名

铜奖1名

大众人气奖和入围奖若干

注:所有获奖者均发放官方获奖证书




  • 组织单位
  • 指导单位:长宁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、长宁区民政局、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、长宁区地区工作办公室、长宁区虹桥、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
  • 主办方:长宁区华阳路街道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、共青团上海市长宁区委员会
  • 承办方:上海乐酷青年创意公益发展中心、上海辰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
  • 支持单位:东华大学环境设计系人居环境关怀设计研究中心、长宁区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
  • 版权声明